留学的意义到底该不该用月薪来衡量?
如果问问中国在美留学生“你为什么留学?”
我相信没有几个人会回答“为了将来拿高薪。”
当然,不可否认一份月薪客观、社会地位高的工作,确确实实更能体现和实现人生价值,看起来好像也更能和留学的付出成正比。但是仅仅用刚毕业后的月薪高低来评判留学的意义是不是有失客观呢?
对于留学的意义,一个留美高中生曾经用《权利的游戏》里的一句话回答:This is a big and beautiful world. Most of us live and die in the same corner where we were born and never get to see any of it. I dont want to be most of us.”如果你有梦想、有追求,并且已经准备好付出自己的汗水与泪水,那么欢迎你踏上这趟远渡重洋的航行。
是啊,大多数留学生在踏上行程的那一刻都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在几年的异乡生活中他们学会了在逆境中成长。他们需要跨过语言障碍,战胜人际交往困难,顶住巨大的学习压力,甚至还要自己边学习边打工交学费,难道他们不留恋在国内曾经的光辉成绩丶亲友的悉心照顾丶熟悉又轻松的环境?但是他们选择了挑战,留学这几年的经历对自身的成长丶眼界丶思维丶能力等等带来的收获绝对不是“月薪几千”就能够定义的。虽然听起来像是自我安慰,但是个人认为留学在精神和价值观方面的回报,远远比经济上的回报更重要。
如何判断该不该出国留学?
其实,媒体之所以得出留学是“高投入、低回报”的结论,是因为留学生事例中的小林,父母为了让她留学澳洲,150多万卖掉了家里唯一的房子,120万元留给小林做留学基金,剩下的30多万元加上家里原来的积蓄用作首付,买了一套180多万的新房。更讽刺的如果那个房子留到现在,市价的400万。
小林在澳洲学的金融专业,因为本科时挂了一门课,又阴差阳错地没能参加挂科的同学听证会,结果导致被学校劝退,为了止损并且能拿到毕业证书,只好转学到稍差的学校,又读了2年研究生,6年后毕业,因此花了200万。结果在回国找工作之后发现,起薪过万几乎是妄想,顶多6000元到8000元,最少的甚至起薪只有2000元。
所以,留学之前,应该各方面衡量,不是随着“留学热潮”前进就肯定能成功。首现,对于尚未实现财务自由的家庭而言,送孩子出国留学可以说是一个风险很大的投资,应当慎重;另外,出国留学能不能成功,跟孩子自身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孩子自身不够优秀,不够努力,不够自律,盲目地将其送往国外,期待其脱胎换骨,这是不现实的。
所以说,不要把出国留学看成是逃避高考、改造熊孩子的救命稻草,如果是出于这种目的选择留学,往往结果好不了。
关于留学“高支出、高预期、低回报、大落差”的观点,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素材来源:微信公众号——颐联国际投资移民